07:30
台北火車站東三門集合搭乘九人座、觀光巴士欣賞國道風光之美。
09:00
草嶺古道:草嶺古道全長8.5公里,沿著小徑健行路線自遠望坑福德祠起途經臺北、宜蘭二縣分界,一路上的佳景古蹟有「福德祠」、「 雄鎮蠻煙摩碣」、「虎字碑」等。沿途景緻優美,或夾道林蔭,或開闊面海,且蜿蜓間更見果園、梯田翠綠迎人,秋遊草嶺古道,更可欣賞無際的芒海,真是美不勝收。
12:00
(午餐自理)
大里遊客服務中心:館內的展示以人文史蹟為主軸,並設有東北角旅遊區域及宜蘭地區的旅遊動線系統,提供遊客更豐富的旅遊資訊,以及知性與感性的解說導覽服務。
13:30
蘭陽博物館:獨特的單面山造型,由姚仁喜先生領導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。博物館建築量體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設計依據,單面山是指一翼陡峭,另一翼緩斜的山形,是本區域獨有的地理特質。博物館採單面山的幾何造型,屋頂與地面夾角20度,尖端牆面與地面成70度,由土地中成長茁壯,並和地景融合。以四季音符襯托律動立面,自高空俯瞰蘭陽大地,有著大小不同、顏色深淺與質感不一的田野方塊,這些方塊也隨天色與四季變化而有不同的色調與風情。因此,建築師選取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「四季」的主旋律,在建築實量體的外牆,將協奏曲中「春」、「夏」、「秋」、「冬」四篇樂章的音符,以多重質感的石材轉化為音符,依序排列至建築主體的四個實體外牆上,呈現蘭陽大地的四季農田地景,好似動態的音樂歌頌。單面山的節理依外牆的排列組合分割,更是仿效建築造型單面山的岩石節理,與屋頂20度平行層層分割分佈石材及鑄鋁版而下,遠看因蘭陽氣候變換的雨與晴,使石材吸水後與鑄鋁版形成深淺色澤不一、寬度不同、反射不同的視覺感受,試圖反映單面山因長期海蝕所顯現的特殊紋理,呈現豐富的質感與光影。顧及烏石礁遺址溼地生態的完整,本著「與環境共生」、「與自然融合」的核心精神,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物集中配置於基地西北側之區域,保留最大面積的溼地生態公園,維持既有生態。
15:30
礁溪溫泉:SAP溫泉泡湯樂(泳裝請自備)
17:30
返回台北火車站。